专访廖冰:藏在私募大佬们背后的伯乐

专访廖冰:藏在私募大佬们背后的伯乐

文章来源:朝阳永续 发布时间:2015-05-20 浏览次数:54

 在私募界,被公众熟知的名字也许有葛卫东、刘世强、王茹远、杨永兴、崔军等等,却鲜有人知,他们都有个共同的伯乐叫廖冰。更少人知道的是,在上海有一个叫“向日葵”的俱乐部,创建十三年来诞生了很多现在的牛人。

  这个藏在众多私募大佬背后的人物,在业界有着私募“伯乐”的称号。他不仅善于发掘投资人才,并以一种君子之交的态度和这些私募大佬们保持着长期的友好联络。

  红马甲出身的廖冰,说他热爱股市,更热爱投资,不过如今他已慢慢转型,从一个投资专业人士转型为一个公司经营者。他希望集聚专业投资人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分享到专业投资的智力成果,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财富的受益人。

  梦想更大更远了。这一次,廖冰愿意为这个梦想从后台走向前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他。

 

(朝阳永续董事长廖冰)

  曾经自诩中国最牛红马甲

  20年股海浮沉,廖冰也是和中国股市共同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回忆大学毕业后从中国第一代红马甲开始的职业生涯,廖冰的表情已经很淡泊。曾经的起起落落都好像只是遥远长河中的小砂粒,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激动和奋发。“反正就那么过来了呗。”廖冰笑着说,弹了弹手上的烟。

  1993年10月,23岁的廖冰刚刚做了一年多的交易员,就被当时因宝安收购延中事件而出名的中国农业银行襄樊分行上海证券部挖走,当上客户经理的职位。这是当时证券市场上最早实行客户经理制的券商,开当时体制改革的先河。廖冰的工作是承包跑道,管理交易员。他当时承包的两根跑道业务量单月分别拿下了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几个月后,攒了10万元的廖冰辞职开始了他个人他投资者的生涯。

  “24岁,十来万。90年代初的上海,普通人月工资也就500多块钱。手握十来万是什么样的感觉?少年得志吧?”

  “应该说,我的投资生涯总体上还是很顺的。”在回忆“第一桶金”是哪一次时,廖冰几乎是沉吟了很久,对很多商界精英来说也许最值得纪念的事,廖冰几乎快要忘了,最终他说,当年那十来万大概能算是第一桶金了吧。此后,他在327国债事件中做多,也炒过四川长虹,征战沙场,账面上几十万进进出出都是常事,记不住也很正常了。廖冰一笔带过地说:“赚了些小钱吧。”

  低潮也是有的。他重仓外高桥时,意外遭遇外高桥转配股一直上不了市,大笔资金长时间被锁。手里只有两三万资金的廖冰,意外和一个朋友一起卖软件(当时叫“龙虎榜”),于是依靠卖软件,廖冰再次拿回他的“第一桶金”。

  “我太喜欢炒股,喜欢研究股票,喜欢讨论,所以朋友也比较多。我从来不觉得炒股是赌博,我觉得这里面是有方法的。”廖冰说,“可能属狗的人胆子大,待人也比较真诚,所以我朋友也很多。”

  不惧市场风险却难承道德风险

  “我知道曾经有个老太太来找你,说买了你推荐的股票亏了,她老先生也发心脏病了,问你怎么办,最后你自己掏了3万块钱给她,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当时我成立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本来是想成立资讯公司的,但是当时工商登记没有这个种类。我们那时做了一个网站,推荐一些股票组合,还搞了一个论坛,提倡研究创造价值。但是搞了一年发现搞不下去,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样就改成直接推荐股票,每年收取6000元年费。那个老太太当时根据推荐买了伊利股份,不料碰到郑俊怀事件(2004年郑俊怀涉嫌挪用巨额公款进行MBO的丑闻),股票大跌。所以,那件事之后,我就觉得推荐股票有很大的道德风险,我承受得了市场风险,但我承受不了道德风险。所以后来就不再推荐了。”

  “之后就有了‘一致预期’软件?你想提供工具,而不是直接提供股票是这样吗?”

  “也不能说这两件事就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开发‘一致预期’软件的起因,是我做港股时发现国外投资者都很关心公司表现是否超预期,彭博、路透这些金融终端的记者每次公司发财报前就会去采访分析师,问他们对业绩的预期,如果报表超预期,股票就会大涨,相反也会大跌,所以我就想到做数据业务,统计市场的一致预期。”

  “现在‘一致预期’已经成为专业市场人士必备的工具了。”

  “对。我很骄傲我是第一个在国内引进这个概念的人,而且我有底气说,目前市面上同类数据供应商中,我们提供的数据质量是最好的,错误率最低,最全面。我们花了大量人力去做数据降噪和分析,这样积累的成果未来还会发挥出更大的威力。今年我们推出的朝阳50和朝阳100指数,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一致预期数据库筛选得出的,现在市场已经证明这两个指数的走势都远远好过大盘。”

  从鼻孔朝天到不敢多言

  廖冰笑称,由于事业发展顺遂,投资业绩也不错,自己曾一度是个“鼻孔朝天”的人,用现在的网络词汇:霸气侧漏。骄傲都写在脸上。直到在向日葵俱乐部诞生越来越多的牛人,他开始越来越谦虚。

  “上海主流做得好的,包括大量卖方分析师、主流投研机构的投资总监等等,非常高的比例都参加过我们俱乐部的活动。”廖冰说,“我见到越来越多比我优秀的人,而且他们实在是太优秀了。我渐渐都不太敢说话了,只是默默地做主持。”

  2004年,葛卫东经朋友介绍第一次来到向日葵俱乐部。这位日后在期货界可谓呼风唤雨的人物,当时却还没什么名气,而且刚刚开始涉足股票投资。但是,廖冰还是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这位贵州同乡,他评价说:“葛卫东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有思路,而且思路很完整很有道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葛卫东在向日葵俱乐部的沙龙上说要买花旗银行,语惊四座。但是他讲出的理由却最终令台下无不臣服。

  “看一个人通常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廖冰说,“有的人很能讲,但是操作起来却不一定出色;有的人不善表达,但业绩却做得非常出色。”

  2007年加入研网(廖冰创办的研究员网),2008年和廖冰逐渐熟悉起来的刘世强,廖冰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他能对冠农股份这么了解,面对二十个嘉宾,他简直是在舌战群英。”

  投资界阅人无数之后,廖冰总结出了很多杰出投资经理的一些绝技:比方说张云逸能把握市场热点,偏好激进投资,市场嗅觉灵敏;杨海能正确解读政策,擅长挖掘成长牛股;而葛卫东则长于判断商品市场趋势方向,并有能力同时建立十个品种的多空交易,并且性格宽容、视觉高远。

  廖冰在办公室座位上方挂了一幅毛笔书法作品,作为时时衡量自己内心的座右铭,上书:“有没有饱满的斗志,有没有绝对的把握,有没有放弃的遗憾,有没有交易的乐趣。”在采访快结束时,他指指这幅作品说:“无论做投资还是做公司,这几句话是我一直自己问自己的。”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汉街总部国际写字楼B座 2103电话:027-87263368,传真:027-87263359,邮箱:niehuifang@rhxinvest.com

版权声明:所有资讯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武汉瑞恒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